首页 > 工作动态
“身边的感动”征文选登:不要扬鞭自奋蹄

2011-12-22    作者:    来源:

不要扬鞭自奋蹄

――记临泽广电站共产党员周永如

临泽站  薛崇庆

 

在临泽镇广电站,一提到已年过半百的共产党员周永如,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收费的户数最多;维护的工作量最大;数字电视整转率最高。

党员就要勇挑重担

临泽镇共有有线电视用户1.1万多户,其中川青片区5000多户,人均收费维护量1000户左右。2007年,该片区的一名线务员不幸去世。站里讨论决定,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,将这名线务员原来承担的1000余户收费维护任务在4人中消化。周永如想,千斤重担大家挑,我是一名党员,又是一名老同志,困难面前自己先上。第二天大早,他便主动找到站长,要求增加300户任务。从以,周永如每年收费维护户数都保持在1400户左右,成为站上的收费大户。收费工作是广电站的大事难事,而且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工作,特别是到了节假日,别人闲而收费员忙。周永如总是抓住时机,起早带晚,见缝插针,争取工作的主动权。2009年冬季的一个晚上,北风呼啸,天空飘起的雪花,在董潭村忙了整整一天的周永如这才跨上摩托车返回。当骑到拐弯处时,不慎连人带车重重地摔了一跤。由于冰冻路滑,加上饥饿寒冷,周永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好不容易才把摩托车扶了起来,等回到家时已经夜深人静了。虽然跑断了腿,磨破了嘴,但看到每天收回一包钞票,心里乐滋滋的。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。每年12月中旬,周永如总是率先完成全年十几万收视费收取任务,并提前预收下年的费用。

一切为了让群众满意

线务工作者联系千家万户,维护工作做得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广电站的整体形象。为了让更多的用户满意,周永如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,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区域内的用户,便于他们及时与自己取得联系,同时在每个自然村设立1-2个信息联系点,目的是能使信号保持良好状态。

去年夏季的一天下午,天空乌云密布,突然一声炸雷,全镇一下子打坏了七八台光机,其中,周永如负责维护的区域内就坏掉3台,一时间,2个村近300户人家有线电视信号全部中断。夜幕开始降临。这时,周永如的手机响个不停。如果当晚不能恢复信号,将会造成不良影响。雷雨过后,他顾不上吃晚饭,立即带上儿子分头到村更换光机。当换到第三台光机时,已伸手不见五指,在杆上作业十分困难。于是,他开亮摩托车灯,嘴里咬着手电筒,在杆上有条不紊地精心操作,直到3台光机全部更换结束。一个多小时后,终于抢在9点钟前全部接通信号。东沟村党支部书记纪福明十分感动地说:“我估计今晚全村人都看不成有线电视了,但想不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恢复信号,这充分显示出广电站的应急服务能力强,群众很满意。”

去年腊月,正当收费工作处于最紧张忙碌的关键时期,傍晚6点多钟,宝应一载重卡车在路过川青社区时将一条主干光缆撞断,导致集镇区内的近千户的电视信号全部中断。周永如接到站上的电话通知后,二话没说,从七八里外的董潭村火速赶往出事地点。经现场勘查,站领导决定一方面邀请高邮技术人员帮助熔接,另一方面组织力量更换光缆。周永如和同志们一起放线的放线、上杆的上杆,当熔接师傅赶到现场时,一切准备工作已就绪。晚上10点多钟,抢修任务完成,周永如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中。

众人添柴火焰高

今年6月份,临泽镇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全面启动。一段时期,由于站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整网工作上,加上镇区走线复杂、用户多、涉及范围广、施工难度大等原因,整转进度相对滞后。面对周边乡镇整转工作风起云涌、快速推进的逼人态势,全站干部职工上下一心,咬定目标矢志追赶,形成了强大的合力。为此,他白天参加大规模作战,晚上独自一人走村串户上门收费,宣传数字电视,做用户思想工作。经过连续5天不懈努力,周永如在本村范围内已收款2万余元。为不影响白天集体施工,他和妻子商量,准备利用一周时间,发动全家人突击完成80多户的机顶盒安装任务。第二天,他对各人做了具体的分工,妻子天不亮就做好早饭,然后把机顶盒用三轮车送到安装点,女儿、女婿抢在人家上班前上门安装,自己则负责上门联系安装户,收款开票,忙的不亦乐乎,该村5 天时间整转率就高达95%。他的这一做法,得到了站领导的充分肯定。为整转,今年7月下旬,他因劳累过度,体温高烧后,利用早中晚间隙输液,针头一拔就又投入工作。

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2025 Copyright GYRMT.CN 请用1920*1080分辨率浏览  苏ICP备05016021号

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515号